20120428-WaldenPond3    

沒想到,著名的美國文學著作《湖濱散記》裡頭的那個作家和那片小湖

就在我家附近

 

 

開車二十分鐘不到,尚未進入康克鎮(Concord)中心,二號快速道路上一個明顯的綠色指標即告訴來來往往的人們,轉個彎,就是美國自然主義作家梭羅(Henry David Thoreau, 1817-1862)曾經極簡生活、居住了兩年餘的所在︰華頓湖(Walden Pond)-----他把那段日子的所思所見記錄下來,成為名著《湖濱散記》(Walden Pond)。

來波士頓遊玩的旅客,多半鎖定城中的幾個大景點以及擁有哈佛、MIT等名校的劍橋區,花上三四天的時間,離去前再吃份龍蝦或波士頓派,便心願足矣的拍拍屁股走人,願意向西深入,走到萊克星頓鎮(Lexington)看看美國獨立戰爭的古戰場,再繞至康克鎮遊遊華頓湖,那非喜愛歷史、文學的人莫屬。我們一家不是美國歷史或文學的粉絲,卻剛巧住在附近,既然地緣所繫,不去探探也覺可惜,於是,趁著四月天某一風和日麗的好天氣,首次造訪,一見傾心,多少理解了作家對那片小湖的喜愛,五月中旬又去了一次,野餐玩水,不亦樂乎,決定以後每年夏天都要多去幾回。

上圖︰梭羅銅像、解說標示、當年他居住的小木屋及柴火區(複製品)。

 

20120428-WaldenPond4

湖,對於從萬湖之州明尼蘇達來的我們並不陌生,老張和我帶著孩子看過移址複製的梭羅小木屋,過馬路向下走,坡下豁然開朗,華頓湖畔閃閃發光,我們哇~的一聲,與一旁的白人讚嘆︰gorgeous!同義,驚艷非常,作家果然眼光獨到。華頓湖小巧可愛,群樹環繞,令人遙想四季景色變化何如;岸邊水清見底,經常隨著陽光反射出七彩的顏色,略有九寨溝的姿態;湖心墨綠,canoe、kayak點點,宛如落葉,上頭的人或垂釣或划船,靜中有動。 

 

20120428-WaldenPond5  

我們兩大兩小沿著環湖林道漫步,走到湖口對岸的梭羅獨居小屋原址,那裡只剩下後人特意劃出的木屋地基、石碑、柴火區,一旁碎石堆上的大大小小石塊,書寫著遊客或慕名者的各種留言或留名,與梭羅在《湖濱散記》裡一段話為伴︰I went into the woods because I wished to live deliberately, to front only the essential facts of life. And see if I could not learn what it had to teach and not. When I came to die, discover that I had not lived.

我對梭羅並不了解,只知道他在一百多年前做了兩件影響後世甚巨的事︰一、寫下《湖濱散記》實驗極簡的獨居生活,提倡靜思、與自己對話,並竭力的親近自然,二、提出「公民不服從」的觀念,倡導人民對於政府的錯誤政策,有不遵守不參與不執行的權利。如此超越時代的心靈洞見,少見,在現代猶新,在當時也可能被視為超級大怪咖吧。

關於華頓湖與梭羅,成寒有篇好文章「神之滴」,請見www.chenhen.com/html/lit/door/godsdrop.htm

 

20120428-WaldenPond  

A 華頓湖春夏兩景

20120428-WaldenPond1   

B 湖畔的那木牌,警告人們此沙灘沒有救生員,風險自負

20120428-WaldenPond2  

C 右方、離岸不遠的兩小黑點,就是我家的哥哥弟弟

 

兩次遊覽,景象略有不同,第一次天涼,遊人或坐或站,安安靜靜的凝視著湖面,閒聊的、作畫的、繞湖的、划船的,各人用自己最喜愛的方式與作家心交神會;第二次再臨,八十多度的氣溫,逼退眾人道貌岸然的衣裝,戲水玩沙的小童極度猖狂,大笑奔馳、潑水散沙,彷入無人之境,包括我家的那兩隻小野獸;而做日光浴的三點式女郎,無論環肥燕瘦,肉體橫陳在火辣辣的豔陽底下,自然也無視他人的眼光(那指指點點的眼神,大概多出於怕晒太陽的亞洲人吧),非把自己正面背面都「煎熟」了不罷休。

無怪有人云,冬天使人冷靜,接近上帝;夏天使人放縱,靠近地獄----呦,我這是想到哪兒去了?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bigmia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