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-07-summer-MarioBrosFever.jpg  

記錄這件事的時候,兩個男孩正在打電動打得火熱

說來,電動保母比電視保母或平板保母來得吸引人,一玩就能玩上個把鐘頭,很容易

 

 

自從六月份家裡引進了任天堂Wii U,兩兄弟暑假便自動多了一項開心的玩樂,工作繁忙的父親下班後偶爾加入戰局,其樂也融融。原本以為才五歲的弟弟手眼協調及遊戲理解上會遠遠落後八歲哥哥,可能會玩不起來,沒想到,只要是夠好玩的東西,小孩的學習力驚人,加上難免跟哥哥比較,不服輸的動力之下進步更快,不消幾天,兩小人就能並肩奮鬥,弟弟有時甚至贏了幾場、救過幾次父兄,洋洋得意了好一會兒。

多了一個好保母兼管理利器,媽媽高興之餘卻有些憂慮: 好東西吃歸吃,再好吃多了也會傷身,何況是素有惡名的電動玩具? 一個多月下來,雖然每日限時限量,兩個男孩說的玩的想的,全都是馬力歐兄弟,時不時在玩的時候失誤也會惡言相向,更加深了母親的掛慮。

周末,一家出遊,下樓的時候我告訴老張,有雜誌說孩子如果過度打電動,不只傷眼傷腦,還會局限他們的創造力及想像力,衡量的一項指標就是小孩無時無刻的想著電動,連玩遊戲畫圖時也只能以電動的內容來著手。最近我們家兩小子也是如此,會不會有問題啊? 要不要再減少他們玩的時間呢?

老男人一副不以為然的回嘴: 哪個人對某件東西入迷的時候不是這樣? 我們已經管制得很嚴了,少把妳的腦汁用在想這種事情上。

我對老張的訕笑無感,習慣了,多年來我們都是彼此笑來笑去的過日子,反正沒惡意。然而,他的反駁有些道理,使媽媽寬慰不少。也是,誰不是在熱戀的時候,想的念的都是他/她? 愛的時候,連作夢都要夢見那人或那東西吧。

所以,在不影響正常生活作息、學習及社交的情況下,這樣的入迷,或許可以接受。最近,新聞報導牛津大學有項研究(見文末),佐證了學童適量的打電動(一小時內、不超過三小時),反而有助於社交、情緒的發展與宣洩,減少過動發生。雖然,所謂的科學研究,總是隨著時間與人事變換而飄來盪去、朝令夕改,不過,這就像吃巧克力或喝咖啡一樣,既然已有研究支持,喜歡或討厭的人便各取所需,互不干涉,則天下太平也。

不太愛也不擅長玩的媽媽,常常在兩小鬼頭拚鬥或父子三人組隊冒險的時候一旁觀戰,新一代的馬力歐兄弟能夠如此吸引大小朋友,3D上山下海的場景、生動的音效、巧妙的遊戲設計及難易度推疊,比起三十年前我們知道的2D版本,實在華麗且有趣許多。同時,比起平板電腦一陽指的玩法,打電動的玩家必須眼盯螢幕關卡的變化、雙手協調的持遊戲機操作左右好些個按鈕,有效的執行打、跳、踢、拿寶物等等的動作,手眼協調的訓練確實多了很多,難度高卻也更有挑戰趣味。

OK,既然也有好處,只要管得嚴,媽媽就別瞎操心,讓電動保母偶爾代班,大人歇口氣,也是大大有功。反正,再一個多月就要開學,這種幾乎天天打電動的日子不久也要結束。

 

IMG_2349.JPG  

某周末,爸爸帶著兩小兒利用樂高積木做馬力歐兄弟,上網找資料,一大兩小埋頭大做。這,只有爸爸才能陪玩的活動,媽媽一旁納涼,拍下照片之後又做自己的事,真好。

 

IMG_2357.JPG

哥哥做馬力歐、弟弟做路以奇(中文譯名待查)拿火球(哥哥做的),開心得擠眉弄眼。

 

IMG_2380.JPG

馬力歐兄弟完成,小定哥哥又自己做出破關的旗幟與樓台。

 

IMG_2395.JPG    

謝謝爸爸在周末給入迷的小鬼動手做的好點子,一個上午不無聊。

 

2014-07-summer-MarioBrosFever1.jpg  

隔幾日,哥哥在家延伸出馬力歐兄弟賽車遊戲中的另一角色Shy Guy,有樂高版及圖畫版兩種,午後塗鴉也畫畫其中的部分腳色如小香菇、黑子彈等等,描繪得有模有樣。八月初,迷情尚未消退,哥哥弟弟鎮日哼唱馬力歐兄弟的主題曲,哼著哼著,哥哥還跑去鋼琴前憑記憶彈了一段。

這些,都是打電動之餘有意思的副產品。

 

 

******************

牛津:每日1小時電玩有益兒童
2014-08-04 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黃貞貞倫敦4日專電


許多家長擔心家中孩童沈迷打電動,但根據牛津大學最新研究,每天打1小時的電動遊戲,有助兒童更快樂,社交能力更好,過動情況也較少。

牛津大學對約5000名年齡在10歲到15歲的男孩及女孩進行調查,比較那些完全不碰觸如任天堂Wii、索尼(Sony)Play Stations或其它電腦遊戲的兒童,及花不同時間打電動的兒童。

研究指出,那些每天只花一點時間打電玩的兒童,比起從來不曾打過電玩或每天打電玩的時間3小時或更多的兒童,自我調適的能力更好。

而每天打電玩不到1小時的兒童,社交能力的程度最高,他們多半很滿意自己的生活,也較少面臨情緒或交友衍生的問題,同時比起其它群體較少有過動的情況。不過如果打電玩的時間每天超過3小時,則會造成負面傷害。

研究指出,電玩提供範圍廣泛的認知挑戰與機會,包括與同儕探索、放鬆及社交,就像非數位化的兒童遊戲,電玩有助提高孩童的社交能力。

負責撰寫這項研究報告的沙文斯基(AndrewPrzybylski)指出,打電玩的時間很長不見得和孩童在真實世界的行為問題有關,同樣的,即使打電玩的時間不長,也不代表電玩可以幫助兒童在數位世界發展社交能力。

沙文斯基建議,未來應有更進一步研究,決定哪一類的電玩對兒童有助益或有害。

這篇研究報告發表在「小兒科」(Pediatrics)期刊。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bigmia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